欧宝app真人 分类
欧宝app坚持生态优先 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发布日期:2023-04-05 浏览次数:

  欧宝app自治区党委十届十次全会指出,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是党中央对新时代内蒙古发展的期望和要求。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以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目标,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抓手,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高水平保护,在高水平保护中促进高质量发展。

  巴彦淖尔认真贯彻习总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自治区党委重大决策部署,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大力实施农业“四控”行动便是其中之一。

  农药作为特殊的生产资料,既对保障生产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又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带来新的挑战。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为方向,以“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全力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聚焦农药“四控”减量(精、统、替、收)和“五化”建设(品牌化、规模化、标准化、可追溯化、科技化),推动农药用量实现了负增长,2018年全市农药使用量同比减少30.8吨,2019年预计减少65吨。

  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控膜提效,近年来,我市全力实施“四控”行动,助推绿色农业提质增效。

  全市建成国家级病虫标准化观测场1个、智能化中心测报站7个、田间监测点12个,做到达标防治、适期用药。通过项目补贴和引导,更换扇形喷头13万套。依托8项绿色防控技术集成模式(玉米红蜘蛛“三防两治”、向日葵螟“1+3”、向日葵黄萎病“三结合”、“二维时空一提一控”授粉作物病虫绿色防控与蜜蜂授粉融合等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一健三生四诱”(健身栽培,生物防治、生态防治、生物农药,灯诱、色诱、性诱、食诱)等绿色防控技术,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基地53个540万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8%,预计年减药4.6吨;扶持和培育18个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对年服务5000亩以上的服务主体,每亩补贴10元,择优补贴100万亩,欧宝app全市统防统治面积达到420万亩;坚持用大型高效机械替换小型机械,在科技园区和“三品一标”基地实现了全覆盖。坚持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将禁用农药种类在国家禁用的40种基础上扩大到52种;按照“谁经营谁回收、谁使用谁交回”的原则,由农药经营店主要负责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每公斤政府补贴13元,全市布设58个苏木乡镇转运站、6个旗县区集中仓储中心,构建了“村收、镇转、县仓储”的回收体系,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187吨。

  建设品牌化体系。成功创建“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使用“天赋河套”品牌的11家企业49款产品产销两旺,溢价达30%以上。严格品牌授权门槛,用品牌倒逼控药减害增效。

  建设规模化体系。扶持以金伯利中美友谊农庄为代表的103家千亩以上规模经营主体,构建六大重点产业集群(粮油、肉乳绒、果蔬、蒙中药材、饲草、生物质能),发展“六统一”生态循环农业(统一种植、统一品种、统一施肥、统一植保、统一灌溉、统一收割)。同时,加强中以、中澳合作,通过先进技术引进和生产经营方式转变推动农药减量。

  建设标准化体系。制定了185项种养殖生产标准,明确了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及农药用法用量。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合作建设标准化实验室,出具的数据国际认可。

  建设可追溯化体系。136家企业纳入国家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平台。设立了17家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门店,借助中国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网络平台,对许可经营的1126家农药经营店实行全程可追溯管理,实现了“来源可查、去向可追、精准回收”。

  建设科技化体系。与中科院、清华大学、中国农科院等20多家科研院所组建战略联盟,欧宝app成立了由傅伯杰院士引领的30名全国专家团队,开展葡萄及瓜类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等课题,创新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会同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开展农药残留采样监测和农药用量万户调查工作。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依托河套大学等实训资源,重点培养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1万多人,使之成为农药减量、清洁生产的有生力量。

  加强制度设计。成立了市领导任组长的专项推进组,出台了《“四控”行动实施意见》《“控药减害”实施办法》《农用地膜管理办法》《“控水降耗”实施办法》《化肥减量增效实施办法》《面源污染治理的实施办法(试行)》,建立综合评价指标和方法,纳入年度实绩考核体系,形成推进农药管理的合力。

  全面落实资金。整合各类奖补资金9.5亿元,全力推进控肥、控药、控水、控膜行动;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工程安排农牧业污染减排资金5.49亿元。同时,积极争取和整合上级的各类减药控害增效资金,真正做到农药管理经费优先保障、项目优先安排、工作优先落实。

  严格执法检查。在市、旗县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配备7辆农残速测车,59个苏木乡镇建立速测室,日常动态检测农药残留指标120多项。建立农牧、食药、公安等部门联动整治专项工作组,对农药残留超标和禁限用农药使用等问题,一经检测发现,严格依法处置。设立100万元有奖举报资金,鼓励群众争当农药管理的宣传员、监督员、情报员;建立农药管理“黑名单”制度,加大公开曝光力度,让违法行为“无处遁行”。(记者 王羽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